第六章1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言情中文网 www.yqzww.me】,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软硬有度

    啃硬骨头会说服人话

    出门办事也好,日常的人际交往也好,我们难免碰到一些不那么好说话的主儿——或者居高临下不通融,或者蛮横无理难沟通,或者专认死理儿不回头……这时候就要看人下莱碟,把握说话软与硬的火候,有

    理有利有节地说而服之。

    1。让他碰个铁钉子

    ——以硬气挫其傲气的说话技巧

    有些地位高高在上的人,平常习惯了,对什么人说话都显得傲慢无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傲慢。那么怎么才能在与这种人交往过程中让其傲慢有所收敛,使自己得到起码的尊重呢?

    东周时期,齐宣王是个骄横、喜欢虚荣的人,据《战国策》记载,有一次齐宣王召见颜蜀,便碰了一个铁钉子。

    齐宣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露出骄横之态呼道:“蜀,走过来!”

    颜蜀对此很不满。他也学着齐宣王那高贵的样子,竟然对齐宣王呼道:“王,走过来!”

    齐宣王气得发抖。

    左右侍臣慌了,对他呵斥着:“王是人君,你是人臣,王叫你过来,天经地义;你叫王走过来,难道可以吗?”

    颜蜀不慌不忙地辩道:“若论道理应该可以。我若走过去,是仰慕王的势利;而我呼王过来,则是让王表示趋奉贤士。我觉得与其叫我做仰慕势利之事,倒不如让王做趋奉贤士的好君王!”

    齐宣王尽管心里明白,但面对颜蜀这等爱君爱国的高论也不好发作。一场险情就这样过去了。

    这里,颜蜀如果对齐宣王的骄横无礼忍气吞声,则作为以清高自命的士人会很没有面子,这时候你和颜悦色地要求、请求、哀求他的尊重恐怕只会为其所耻笑。但是齐宣王毕竟是一国国君,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仅仅做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恐怕不仅说服不了他还会为其所害,所以,颜蜀的说话技巧是先以硬话给其当头一棒,让其警醒——哦,这个人跟一般人不一样!接下来就要作出合理的解释,让他明白并接受“我需要得到尊重”这一主观诉求,目的才算达到。由此可见,硬气,在这种情境下是说话技巧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以理服人才更关键。

    但如果你的地位与其相当,则不必顾忌那么多,大可只顾一棒子把其打醒即可。

    民国时大汉奸汪精卫有一个被称为“女狂人”的性格乖戾狂暴的老婆——陈璧君。说她又狂又怪,实在一点不过分:她会让客人给她拿这样拿那样,要客人低三下四地侍候她;她会叫汪精卫的秘书去做那些老妈子、丫头们做的事。有时,她怪脾气一发,就非得要那些秘书亲自出马,立即办到不可。她甚至会当着许多客人的面,大叫一声:“我要吐痰了,秘书给我捧痰盂!”要是秘书出手稍迟一点,就会遭她臭骂一顿,骂人时手指会直指对方的鼻子。更有甚者,有时竟然做出要客人为她捧痰盂的事来。如果客人不答应,她非骂个狗血喷头不可,连祖宗八代都会骂到。

    有一次,这“女狂人”的“狂”性竟发到革命元勋廖仲恺先生的夫人何香凝的头上来了。那次,何香凝正在汪家与陈璧君交谈,陈忽然喉咙发痒,想要吐痰,居然随口而出,狂妄无忌地对何香凝大声喝道:“拿痰盂来,老娘要吐痰了!”被国人尊称为革命母亲的德高望重的何香凝,性格刚烈,怎能受此奇辱!她满面怒色,拍案而起,厉声痛骂道:“你是个什么东西,竞要我为你捧痰盂?”“女狂人”热昏了头脑,像被泼了一盆冷水,面对正义凛然、气宇轩昂的何香凝愣住了。

    何香凝双目圆睁,用手直指惊呆了的“女狂人”的鼻子,来个“以牙还牙”,学陈璧君的腔调,声色俱厉地大喝一声:“我要吐痰了!陈璧君,你快为我捧痰盂来!”这话如同一声惊雷,陈璧君呆若木鸡,双眼直竖,两手发抖,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何香凝紧追不放,提高嗓门,加重语气,严厉地说道:“你算个什么东西!敢这样放肆?老实说,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我都有资格要你做这事!快去!”

    陈璧君尽管“狂”,这时却被何香凝声色俱厉的痛斥慑服了。她哭丧着脸,惶惶如丧家之犬,连哭带叫地溜走了。

    由此可见,面对一些头脑发昏、狂妄至极者,采用强硬的态度、严厉的言辞,予以坚决的反击,就可以压倒对方,创造奇迹。

    2。以威胁对付威胁

    ——以硬气挫其锐气的说话技巧

    有的人处于有利地位,认为只要自己提出要求,别人的东西就会成为自

    己的囊中之物。对这种人你要从实力上见真章自然不行,应该意识到,他能

    威胁于你靠的是实力,而你也一定可以找到可以威胁到他的软肋。你以硬气

    的态度发出威胁,就可能达到挫其锐气的目的。

    战国时代,各国争雄,互相侵扰,为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大批善于辞令的谋臣辩士便应运而生。

    一天,秦王派人去告诉安陵君:秦国愿意用土地500里来换安陵。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照顾,用大的换小的,真是好极了!不过,我们的土地是祖先传下来的,我不敢调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为了说服秦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唐雎来到秦国,拜见秦王。秦王十分傲慢地对唐雎说:“我用500里的地方来换安陵,安陵君却拒绝我,这是什么道理?况且,秦国已经灭掉韩国、魏国,安陵君只有小的地方却偏偏存在,是因为他是个谨慎的人,我没有把他放在心上的缘故。如今我用十倍的土地来扩大安陵君的地盘,他却违抗我,这不是轻视我吗?”

    唐雎说:“不,不是这样。安陵君从祖上继承的土地要永远保住它,即使拿1000里土地也不敢调换,何况500里呢?”

    秦王听了甚为恼怒,说:“你可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说:“我没有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一发怒,会使百万尸首横地,鲜血流淌千里!”

    唐雎说:“大王可曾听过布衣之士发怒吗?”

    秦王说:“布衣之士发怒起来,也不过是扔掉帽子,空手赤脚,用脑袋撞地罢了!”

    唐雎说:“这是平常人的发怒,不是士人发怒。从前,专诸替公子光行刺吴王僚的时候,彗星冲击月亮;聂政为严仲子杀韩傀的时候,白虹穿过太阳;刺客要离刺吴王僚的儿子庆忌的时候,苍鹰在殿上扑击。这三位都是布衣之士,他们的满腔怒气还未进发,上天就降示预兆。现在加上我,将要变成第四个人了。如果布衣之士非要发怒不可,倒在地上的尸体虽只两具,流血不过五步,可是天下的人都要穿上丧服。现在是时候了!”说完,拔出宝剑,跃起身来。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耸身长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我明白了,韩、魏两国所以灭亡,而安陵只有50里还能存在,就因为有先生你在啊!”

    秦王用500里换安陵君的50里领地,显然是个政治阴谋:安陵君如果同意交换,500里地很显然不能到手,从而失去了祖传的“根据地”;如果不同意交换,则背上了轻视秦国的罪名,也会被吞并。安陵君岌岌可危!然而先秦时代,“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唐雎胸有成竹,以布衣之怒相对,在辨析常人之怒与士人之怒的不同并连举三例之后,用“倒在地上的尸体虽只两具”对“百万尸首横地”,用“流血不过五步”对“鲜血流淌千里”,结果是士人之怒会使天下人都要穿丧服,同时拔剑跃身,宣称“是时候了!”吓得秦王连连道歉,放弃了侵吞安陵的计划。没有唐雎的针锋相对,安陵君怎么能自保呢?

    说“硬”话主要不是去批驳对方论点的错误和指责对方的可笑或荒谬,而是用与其相似、相对或相反的论点去智取对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寸土不让,占据制高点,这样就能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威慑对方。例如有一次孙中山先生在访友途中,遇到一位卖假药的郎中,该人自诩丹药神效。路人围观如堵,中山先生恐人受骗,当众揭发他的药足以害人,众皆哗然。